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政府公报 / 2022 / 第3期 / 县政府办公室

上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高县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 2022-06-30 14:57 来源: 上高县人民政府 访问量:
【打印】 【字体:

上府办发〔202222

上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上高县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

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经县政府第16次常务会研究,并报县委第十五届第35次常委会会议同意,现将《上高县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68

上高县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

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发〔202130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6号)和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宜春市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宜府办字〔20221号)等文件精神,促进我县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满足家庭对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助推三孩政策实施,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普惠优先、示范引领、科学规范”工作思路,建立属地为主、主体多元、管理规范、质量保证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机制,逐步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不断满足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不同层次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广大家庭和谐幸福,促进我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总体目标

2022年底,至少建成1所公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发挥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探索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0232024年,婴幼儿照护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覆盖和普惠范围不断扩大,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2025年,实现每千人4.5个托位目标,普惠型托位占比达到60%以上。全县婴幼儿照护服务资源配置合理,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体系基本形成,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三、基本原则

家庭为主,托育补充。坚持以家庭养育为主,家庭对婴幼儿照护负主体责任。政府及社会为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指导,并对有照护需求的家庭婴幼儿提供必要的照护服务作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重要补充。

政策引导,普惠优先。发挥政策对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有效整合公共资源,优先发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安全健康,科学规范。按照婴幼儿优先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婴幼儿,确保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遵循婴幼儿成长特点和规律,坚持科学育儿,促进婴幼儿在身体发育、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属地管理,齐抓共管。各乡镇场(街道)负责本辖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建设发展工作,并根据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群众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齐抓共管、强化服务,积极营造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设置应当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托育服务建设整体规划要求,合理设置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城镇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在就业人群密集的产业聚集区域和用人单位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筑设计、功能布局、设施设备、设置规模、人员配置等应以安全适宜为前提,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人口发〔2021629号)和住建部《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2019年版)以及国家相关抗震、消防标准的规定。(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发改委、县市监局、县行政服务中心、县自然资源局、县教体局、县住建局)

(二)促进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1.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指导。建立全县婴幼儿信息管理平台,为辖区婴幼儿家庭开展新生儿访视、膳食营养、生长发育评估、预防接种、疾病防控等服务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入机构督导、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方式,利用传统媒体以及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和互联网的优势,为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科学养育、早期发展科普服务,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切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用人单位和公共场所要建立母婴室,开辟服务绿色通道,为婴幼儿出行、哺乳等提供便利条件。保障家庭权益,依法落实产假和护理假政策,确保职工生育期间的生育保险待遇不降低。支持脱产照护婴幼儿的父母重返工作岗位,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为婴幼儿家庭养育照护创造便利条件。(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人社局、县医保局、县总工会)

2.扶持推动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各地要采取政府补贴、行业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等公有场地和设施,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对新建的城市居住小区,要求按每千人口不得少于10个托位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与居住小区同步验收,同步无偿交付所在地乡镇街道使用;对老城区和已建成无婴幼儿照护服务配套设施的居住小区,要在2025年前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按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鼓励社区开展家庭邻里式婴幼儿照护服务点建设,支持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和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通过社区平台与有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家庭,就近建立帮带照护关系,提供公益性照护服务。(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场、街道)

3.鼓励幼儿园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支持有条件、学位富余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的幼儿。对有条件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幼儿园,要合理增加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按有关标准配备托班。加大统筹力度,发挥幼儿园专业资源集聚优势,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完全转型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农村地区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托幼一体化”的幼儿园由教育部门管理为主,卫生健康部门配合。符合条件的幼儿园举办托班,需要取得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卫健委)

4.推动发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县政府投资建设一所公办普惠型婴幼儿照护机构,在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普惠性托育服务规划建设,积极争取申报国家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项目,普惠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鼓励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关事业单位要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积极挖掘现有资源,通过自建自营或委托经营的方式举办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为减轻家庭的养育负担,支持有条件的单位为职工每年在寒暑假发放三个月托育补贴,托育补贴发放给承担托育服务的机构。(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总工会、县妇联)

5.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支持社会资本新建、改建、扩建、联建一批具有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培训、家庭养育指导和家长课堂等多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鼓励企事业用人单位、产业园区以单独或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等方式,根据家庭的实际需求,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方便有需求的群众兼顾工作和婴幼儿照护。(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卫健委,各乡镇场、街道)

(三)规范管理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1.规范登记备案。举办事业单位性质托育机构的,向县委编办申请审批和登记;举办社会服务机构性质托育机构的,向县民政局申请注册登记;举办营利性托育机构的,向县市监局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登记机关对托育机构实行登记后,及时将登记信息推送至县卫生健康委。托育机构经核准登记后,应当依据《关于印发江西省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赣卫人口发〔20203号)要求,通过国家托育机构备案信息系统向县卫生健康委备案。(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县民政局、县市监局、县卫健委)

2.夯实安全责任。按照儿童优先原则,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承担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完善管理规范和安全制度,配备安全设施、器材和安保人员,严防安全事故发生。提供餐饮服务的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确保食品安全,严防食源性疾病发生。各级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要按照职责加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咨询服务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卫生保健进行检查,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发病率。(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公安局、县市监局、县消防救援大队)

3.加强监督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资格准入、安全监管、规范发展负主要责任,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设置标准、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备案登记、信息公示、质量评估、安全管理等制度。对履行职责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及时纠正和查处婴幼儿照护服务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依法把违法违规者逐出婴幼儿照护服务市场。对虐童等行为实行“零容忍”,对相关个人和直接管理人员依法实行终身禁入。成立全县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市监局、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民政局、县计生协会)

(四)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保障体系

1.加强政策支持。加强调研和听证论证,合理确定营利性托育服务市场指导价和普惠型托育服务收费标准。鼓励各级政府采取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政策措施,加大对社会力量和用人单位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发展。对提供社区托育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托育服务的,免征契税;用于提供社区托育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不动产登记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闲置费;用于提供社区托育服务的建设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为社区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自有或其通过承租、无偿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社区托育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符合非营利组织条件的托育服务机构取得(1.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2.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3.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4.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可以依法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按居民类价格执行。(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税务局、县财政局、上高供电公司)

2.加强用地保障。将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并优先予以保障,农用地转用指标、新增用地指标分配要适当向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用地倾斜。支持利用低效土地或闲置土地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对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和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划拨方式予以保障。(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3.加强财政投入。要加大婴幼儿照护服务扶持力度,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对托育机构按照当地政府普惠指导价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依据实际收托数,最高收托普惠婴幼儿数不得超过机构最高额定托位数。按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的标准给予保育费补助,对在幼儿园设立托班提供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按照同等政策对待。补贴资金由县财政负担。要将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范围,加大培训力度,并按规定予以技能水平评价。对符合政府职业培训补贴对象条件的就业重点群体,参加保育员、育婴员等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的,可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委)

4.加强人才培养。鼓励社会力量建立具有资质的培训基地,加强婴幼儿照护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安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承担婴幼儿照护从业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岗前轮训、定期复训或考核评价等工作,加强对幼儿园内托班保教人员和早教机构人员的培训,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富有爱心、敬业奉献、素质优良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队伍。(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卫健委、县人社局)

五、组织实施

(一)强化政府主导。各地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和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健全完善配套措施,制定切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发展。县政府成立上高县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加强工作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协商解决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落实,督促目标任务完成。

(二)强化考核评估。将托育服务工作纳入上高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评价。日常工作由卫健委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定期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政策落实、标准规范和安全管理等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评比表彰一批托育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托育工作赶、学、比、超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宣传服务。各地要积极宣传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政策,努力提高群众认知度,营造婴幼儿照护服务友好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利用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和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及手机APP等,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加强管理和统计监测,进一步优化服务。

附件:1.上高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2.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部门职责分工

3.上高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托位建设任务清单

4.上高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政策清单

附件1

上高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长:卢友华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王永斌   县政府信息中心主任

杨曲东   县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

赵勇强   县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冷报田   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

员:傅金华   县发改委副主任

李勇忠   县教体局党委委员

黄世云   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罗咏梅   县民政局党组成员

晏启明   县财政局副局长

  县人社局党组成员、仲裁院院长

陈建峰   县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罗卫华   县住建局党委委员

谢旭亮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县消防救援大队参谋

李卫东   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孙建华   县市监局党委副书记

舒小花   县妇联副主席

朱日秀   县总工会党组成员、四级主任科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健委,杨曲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

部门职责分工

县发改委负责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

县教体局负责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人才培养。支持幼儿园办托班。

县公安局负责监督指导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开展安全防范。

县民政局负责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城乡社区服务范围。支持“一老一小”机构协同发展。

县财政局负责利用现有资金和政策渠道,对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发展予以支持。

县人社局负责协助县卫健委对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向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申请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依法保障从业人员各项劳动保障权益。

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优先保障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的土地供应,完善相关规划规范和标准。

县住建局负责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

县卫健委负责组织制定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规范,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负责婴幼儿照护卫生保健和婴幼儿早期发展的业务指导。

县应急管理局负责对履行职责不到位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县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依法开展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县税务局负责贯彻落实有关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县市监局负责对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饮食用药安全进行监管。

县总工会负责推动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

县妇联负责参与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动员巾帼志愿者参与婴幼儿照护工作。


附件3

上高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托位建设任务清单

县(市、区)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预估

常住

人口数

(人)

托位

发展

目标数

(个)

每千

人口

托位

个数

(个)

预估

常住

人口数

(人)

托位

发展

目标数

(个)

每千

人口

托位

个数

(个)

预估

常住

人口数

人)

托位

发展

目标数

(个)

每千

人口

托位

个数

(个)

预估

常住

人口数

(人)

托位

发展

目标数(个)

每千

人口

托位

个数

(个)

预估

常住

人口数

(人)

托位

发展

目标数

(个)

每千

人口

托位

个数

(个)

合计

344500

689

2

345600

1037

3

346500

1213

3.5

347400

1390

4

347800

1565

4.5

敖阳街道

102780

206

2

103180

310

3

103469

362

3.5

103759

415

4

103859

467

4.5

锦阳街道

36749

74

2

36940

111

3

37035

131

3.5

37125

149

4

37165

167

4.5

田心镇

22999

46

2

23054

69

3

23114

81

3.5

23174

93

4

23206

104

4.5

徐家渡镇

18920

38

2

18965

57

3

19005

67

3.5

19055

76

4

19077

86

4.5

锦江镇

42213

84

2

42250

127

3

42360

148

3.5

42465

169

4

42495

191

4.5

泗溪镇

31047

62

2

31147

93

3

31232

109

3.5

31313

125

4

31343

141

4.5

翰堂镇

13726

27

2

13766

41

3

13801

48

3.5

13837

55

4

13892

63

4.5

南港镇

7855

16

2

7880

24

3

7900

28

3.5

7920

32

4

7930

36

4.5

敖山镇

7430

15

2

7455

22

3

7470

26

3.5

7490

30

4

7501

34

4.5

新界埠镇

12633

25

2

12663

38

3

12698

44

3.5

12730

51

4

12746

57

4.5

蒙山镇

8044

16

2

8066

24

3

8081

28

3.5

8101

33

4

8113

37

4.5

芦洲镇

11455

23

2

11485

35

3

11515

40

3.5

11545

46

4

11555

52

4.5

塔下乡

8709

17

2

8731

26

3

8754

31

3.5

8774

35

4

8786

40

4.5

镇渡乡

7197

14

2

7217

22

3

7235

25

3.5

7250

29

4

7260

33

4.5

野市乡

6865

14

2

6885

21

3

6900

24

3.5

6914

28

4

6924

31

4.5

墨山乡

5127

10

2

5147

15

3

5160

18

3.5

5175

21

4

5175

23

4.5

上甘山林场

757

2

2

769

2

3

771

3

3.5

773

3

4

773

3

4.5


附件4

上高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政策清单

严格落实中央支持政策,根据《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公告2019年第76号),对社区托育服务落实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政策。同时,在本辖区范围内明确地方具体支持政策如下:

一、土地、规划政策

1.允许教育、医卫、福利、商服等用地类别用于发展托育服务,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指标,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优先安排土地利用计划。

2.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非营利性托育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予以保障。对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托育用地,以有偿使用方式予以保障,其有偿使用底价按教育、医卫、福利等用地评估价评估后确定。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可以抵押,在符合不改变土地用途等相关规定下,若原企业退出,可由其他具备相关资质的托育企业承担。

3.在新建居住区规划、建设托育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4.创造条件允许在不调整规划的情况下,由企业利用城镇现有闲置且符合卫生、防护等标准的设施进行改造建设,举办托育服务机构。涉及到土地手续的,可先建设后变更土地使用性质。

5.可使用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托育机构建设,由企业与村集体约定土地使用和利益分配方案。

6.鼓励支持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的项目,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二、报批建设政策

7.依法简化社区托育服务登记备案程序,建立多部门开办手续一站式办理的绿色通道,切实缩短企业办证时间。

8.对于托育企业开展连锁化、专业化服务的,在协议明确范围内开设单个服务实体,在登记部门实行备案制,不再单独报批,可合并到总公司统一纳税。

三、人才支持政策

9.推进职业院校开设托育人才培养专业,培育相关管理、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

10.将托育从业人员列入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和政府补贴性培训目录,把托育师、育婴员、保育员等纳入当地政府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四、卫生、消防等支持政策

11.卫生健康部门及其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对辖区内托育机构进行管理和医疗、儿童保健、膳食营养、疾病防控等技术指导,为托育从业人员培训提供技术支持。托育机构可作为儿科等相关医护人员基层服务定点单位,服务时长作为基层服务时间,在医护人员申报专业技术高级职称时作为评分条件使用。

12.住建部门做好托育机构消防审批服务,建立工作机制,对试点项目采用一事一议,提高审批效能。

五、普惠托育服务价格

13.按照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普惠性导向,综合考虑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服务成本、合理利润等因素,通过市场形成普惠托育服务价格。具备招标条件的,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价格水平;不具备招标条件的,与企业通过协商确定价格水平。

六、监督管理政策

14.建立项目长期跟踪监管机制,原则上要确保支持项目长期可持续运营。因故确需退出的,应由其他托育机构承接。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