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力度,集中力量、集聚资源,总结经验做法、创新组织机制。根据《2024年全省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中药材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结合我县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战略部署,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坚持良种良法良技,通过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
二、实施目标
开展中药材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推进县。打造2个以上千亩方中药材基地,辐射带动1万亩以上。集中连片推广道地药材及重点品种规范化种植等技术模式,打造经济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典型。
(一)建设规模目标。聚焦“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选择基础条件好、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因地制宜打造中药材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开展“2+N+1”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推进模式,即打造2个以上千亩方相对连片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N个百亩方连片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1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
(二)产量效益目标。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增长,基本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标准化种植。亩均效益持续提升,努力实现中药材“万元亩”(一亩纯收益1万元)。
三、技术路径。
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通过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缩小田块间的产量差距,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一)主推“两高一低”。一是高质量播种(栽)。推广高性能播种(栽)机具,大力推进高效插(抛)秧、精准匀播、种肥同播、一体联播,实现苗齐苗匀苗壮。二是高效率肥水。因地制宜集成推广各类高效节肥技术、水肥一体技术,实现水肥精准调控、高效利用和科学使用化肥。三是低损耗减灾。聚焦重点区域病虫害,加强监测预警、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将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加强农情调度,坚持定期会商制度,防范气象灾害,减轻因灾损失。
(二)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中药材种植。以推动中药材产业“有序、有效、安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产学研培推用”协同模式积极开展中药材产业科技研发示范、成果转化、技术培训和产品开发工作。围绕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以道地药材重点品种黄栀子及粉防己、石菖蒲、岗梅、黄精、虎杖等为研究对象,对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集中连片示范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模式,大力推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施肥等技术,助力我县中药材产业绿色高产高效发展目标。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主导品种推广。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主要以道地药材重点品种黄栀子、黄精等为重点示范推广品种。
(二)配套适宜良技良法良机推广。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强中药材地方标准、发明专利的成果转化应用落地。集中连片示范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模式,大力推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施肥等技术。辐射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实现高产高效。
(三)推进良制有效发展。一是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打造中药材生产、服务、收储、物流、贸易、加工和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加强品牌建设,突出绿色生态优势,全面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院校合作,引进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对2024年度获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申报取得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2024年制定并由省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布实施的省级道地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或标准等科技成果统筹资金奖补。
五、组织实施
(一)主体申报及遴选。符合条件的种植主体自愿进行项目申报(申报表见附件)明确具体的实施主体、实施地点、资金投入和建设内容等。由乡镇初核后报到县农业农村局,由县农业农村局根据示范推广品种、建设内容等信息,公平、公正、公开选择行动主体。
1.千亩方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内容。
(1)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推广各类高效节肥技术、水肥一体技术,实现水肥精准调控、高效利用和科学使用化肥;
(2)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全覆盖;
(3)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推广服务及技术攻关。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开展优质品种推广、新技术集成组装瓶颈技术攻关、推广先进施药机械、制种机械、改进施药方式、耕种受一体化作业等方面,树立示范标牌。
2.百亩方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内容。
(1)安装水肥一体化喷滴灌设备(莲子基地可不装喷滴灌设备)。推广各类高效节肥技术、水肥一体技术,实现水肥精准调控、高效利用和科学使用化肥;
(2)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全覆盖;
(3)树立统一示范标牌。
(二)项目实施。县农业农村部门根据确定的中药材产业及目标任务,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工作。
(三)考核验收。由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组织考核验收,确定资金分配,并按要求进行公开公示。上级农业农村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建设情况开展不定期抽查检查,重点检查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建设成效等。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创,以县为主的原则。成立由分管县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方案,强化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分工,明确相关联络人,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二)强化指导服务。县农业农村局成立县级中药材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技术服务专家团队,对接省专家团队,跟踪记录作物生育进展和重要农事活动,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专家巡回指导等,提高技术到位率。对农技推广、科研等部门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可给予适当补助。
(三)强化日常监管。加强组织实施、日常管理,及时制定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专门台账,严格支出范围,做好工作自检自查,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将行动相关工作文件和影像资料归档立卷。严格测产验收,规范执行测产验收办法,科学总结成效,加强高产典型项目内部宣传交流,规范对外报道内容,严禁浮夸、造假。
(四)工作进度安排。7月制定实施方案。8月10日前,各乡镇组织种植主体开展中药材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主体申报,8月15日前完成主体遴选工作,召开全县中药材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培训会,解读工作重点、布置有关任务。8-10月,开展中药材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示范技术培训,适时组织观摩交流等工作。11月,各主体将主要做法、取得成效、工作建议、资金执行等情况和实施台账报送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适时组织验收。2025年1-2月,县级将行动绩效评价报告报设区市农业农村局。
附件:2024年上高县中药材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主体申报表
2024年上高县中药材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主体申报表
主体名称 |
|
示范点类别 |
|
|
种植品种 |
|
种植模式 |
|
|
示范片面积 |
亩 |
示范片位置 |
|
|
负责人 |
|
联系方式 |
|
|
申报概述(基地简介、品种产业优势、建设内容、产量和效益目标、资金使用计划,200字以内) |
|
|||
所在行政村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所在乡镇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县农业农村局意见 |
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