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县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推进节粮减损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统筹部署
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省《贯彻实施<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任务分工》、《宜春市贯彻实施<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任务分工》(宜农办字〔2022〕4号),全面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建立推进机制
由县发改委与县委农办牵头建立了由各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研究部署重点工作,调度和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协调解决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三、全力推进节粮减损工作
(一)强化农业生产环节节约减损
大力推进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建设,将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按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提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能力。今年全县共有87台插秧机获得补贴,累计建成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5个,预计水稻机插水平可在去年的基础上提升5.6个百分点,全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水平获得新提高。
(二)加强粮食存储环节节约减损
一是改善粮食产后烘干条件。严格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出台的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和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大力支持粮食烘干社会化服务。2022年全县累计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550家,共服务粮食生产托管面积158.31万亩次,其中烘干面积22.11万亩。二是改善仓储设施等提升保粮水平。对全县仓库等设施的情况做好全面摸排,确保仓库上不漏、下不潮,能密闭,库点能进出的原则,制定全年维修改造计划。2022年基建维修预算投入32万元对全县老旧仓库进行维修改造,有序推进各基层单位仓库升级改造工作。投资66.25万元,对五里岭、泗溪安装仓储专用空调26台,实现低温或准低温绿色储粮。推广“智慧赣粮”信息化建设,库区视频监控、出入库“一卡通”、电子测温系统接入省、国家平台,实时监测粮情粮温,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库区仓储业务进行“穿透式”监管,实现绿色环保储粮,确保粮食安全。
(三)坚决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
一是加强餐饮行业反粮食浪费。县级层面开展餐饮行业厉行节约工作,通过商务、协会、企业联动的方式,多渠道向餐饮企业传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同时县级商务部门不定期对辖区内餐饮企业进行宣传和督查,发现问题0个。二是落实单位食堂反食品浪费。严格食堂经营成本核算,倒逼经营者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杜绝铺张浪费。加强干部职工现场监督,在餐盘回收处安装摄像头,食堂开设曝光栏,发现浪费现象进行拍照曝光,对浪费者进行现场监督教育。设置“光盘行动监督员,在每个食堂的餐盘回收处,对餐饮浪费现象及时进行提醒和劝阻,引导用餐人员合理取餐。三是建立健全学校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印发《上高县学校食堂管理办法》(上教体勤〔2022〕2号),明确规定学校食堂实行校领导陪餐制度和家长义务监督员制度。将节约教育作为各校开学第一课重要内容,印发“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倡议书,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勤俭节约意识,杜绝浪费的良好饮食习惯。常态化开展春秋两季校园食品安全检查,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对落实不到位的学校下发情况通报,现已全部完成整改。四是完善收运体系,提升末端处置。新增3辆厨余垃圾收运车,按照“桶车对接”原则,规划了多条分类收运路线,确保有专人清理或专车进行转运。制定了厨余垃圾处理及大件垃圾拆解中心的项目推进倒排时间表,量化目标、细化措施、明确时间、落实责任人,全面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10月12日,海创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已开工建设,现已完成基础设施安装,正在安装配套设备,计划12月底试运营;11月1日大件垃圾拆解中心正式投产运营。我县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稳定在3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85%以上。
(四)加强节粮减损宣传教育引导
一是积极参加国家局举办的第一期、第二期绿色储粮节粮减损重点标准解读线上培训活动,学深悟透相关标准,为节粮减损工作贡献力量。二是组织开展了粮食科技宣传周、世界粮食日暨粮食安全宣传周、爱粮节粮类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县融媒体中心利用广播电视《上高新闻联播》、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上高之声”、APP“云上高”、抖音“上高发布”等平台开展节粮爱粮粮食安全、光盘行动宣传活动,引导消费者养成健康饮食、科学消费、爱粮节粮的良好习惯。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完善产后服务中心“五代”服务,降低农户产后损失。继续引导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或完善集烘干、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服务中心,降低收获后损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民合作社、民营加工企业等自行建立产后烘干中心,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提升综合服务效能。加强农户粮食整理晾晒指导,通过科技特派员、农技服务中心等方式,指导农户做好粮食产后减损。
(二)加大粮食仓储物流设施支持力度,构建绿色仓储体系。
进一步落实新发展理念,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加大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善粮食仓储设施条件,推广应用粮情测控、氮气气调、空调低温等绿色储粮技术,全面提升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科学保粮水平,减少粮食储存环节损耗。
(三)贯彻落实科技兴粮、人才兴粮战略,加大粮食科技投入。加快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支持涉粮院校、科研机构与粮油企业合作,开展粮油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培育一批创新型粮油科技企业,培养粮油专业人才和技能工人。
2022年12月20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