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高县人民政府 - 上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乡镇街道信息公开目录>泗溪镇>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本级政府文件

关于印发《泗溪镇2024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各村委会:

现将《泗溪镇2024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泗溪镇人民政府

2024年5月10日

2024年泗溪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经验有力有效推进2024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通知》(赣农字【2024】13号)及市农业农村局《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2024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宜农字【2024】14号)及《上高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2024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上新农发【2024】1号)文件要求,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强化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市场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推动全镇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乡村旅游、文化康养、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互融共促,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高篇章奠定基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村建设为引领,纵深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农户庭院整治、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等五大专项提升行动,持续巩固“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体推进、产村融合、建管同步”的工作格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泗溪新征程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村庄整治建设

以规划为引领,聚焦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等宜居村庄,突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已“十个一”“八个有”先行示范建设为抓手,强化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市场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推动全镇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乡村旅游、文化康养、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互融共促,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高篇章奠定基础。我镇重点建设内容:完成4个省级村点和3个自建村点的整治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1强基础对照“一图、一审、一文、一厕、一水、一查”重点内容,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重点做好村内道路、户厕、供水、公共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村庄防汛、消防、应急避难等公共安全设施,每个新农村建设点农村生活污水必须实行雨污分流,因村制宜建设应急广播、养老托育、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提升村庄功能品质。

2环境。对照“一网、一治”重点内容,突出抓好村内排水沟渠、河塘、搭靠“三房”等方面环境治理,全面清理乱堆乱放,整治残垣断壁,消除黑臭水体,开展以种植果树、栽花、种菜等方式为主的村庄和庭院绿化行动,打造“三园”村庄。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建设小微公园、公共绿地、无障碍环境,开展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整治试点。

3管护。对照“一管、一护”重点内容,重点打造安塘村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示范点,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且符合我镇村庄实际、村民积极参与、长期实用管用的管护模式,推动村庄时时美、处处美。

(二)全域整治农户庭院

突出“两清两整一美化”,全域推开“整洁庭院”整治,改善村内庭院内外、房前屋后微环境,提高农民居住品质。

1全面整治农户庭院。各村要积极总结历年创建美丽庭院经验,组织村民全面开展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建立部门合力联动、群众齐心行动、定期评估核验、评星授牌激励的工作机制,并通过管护支持、结对帮扶、志愿活动等,保障“门前三包”责任有效落实,推动一半左右的农户庭院实现“两清两整”,部分达到“美化”要求。

2打造整洁庭院村落。把整治庭院作为村庄整治建设、美丽宜居示范创建和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的基础性工作,聚焦美丽宜居村庄、美丽活力村庄等,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分类施策、整村推进,全镇要打造一个全域庭院整洁的村庄。

(三)打造美丽宜居示范

深入开展美丽宜居乡镇、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宜居庭院创建活动,带动新农村建设提质增效。

1、创建美丽宜居乡镇。紧盯“2+6”(即抓好村庄整治建设、农户庭院整治两项重点,实现规划建设合理、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功能多元)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美丽宜居乡镇建设。

2、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按照“十个一”(一图、一网、一审、一管、一护、一文、一厕、一水、一治、一查)、“八个有”(富有所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托、娱有所乐、食有所供、出有所行、诉有所求)和“五优”(规划设计优秀、环境整治优美、建设管护优良、景观打造优质、发展优势产业)标准,巩固提升已有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打造1个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庄,重点提升1个村庄的品质和品位,建设成具有示范引领的秀美村庄。

3建设美丽宜居示范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美丽宜居村庄,对照“五美”要求创建300个美丽宜居庭院,沿线连片推动美丽宜居示范带建设。

(四)深化村庄环境长效管护

坚持建管用并重,突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机制建设,着力构建政府、市场主体、村集体、群众共同发力的共管工作格局。

1进一步完善“五定包干”管护机制。坚持因地因村制宜,各村要及时组织村点更新管护范围、优化管护标准、压实管护责任、落实管护经费、严格考核奖惩,完善分级包干机制,进一步推动所有宜居村庄建成务实管用、持久有效的管护模式。通过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进一步落实长效管护模式。

2进一步完善“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的使用。

各村要逐步完善农户“门前三包”责任牌上平台二维码张贴工作,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对平台的关注量和使用率。各村要在平台问题受理、日常管理、队伍建设、运维考核等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建成的平台均能有效安全运行,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3强化日常管护标准持续推进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照《上高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考核办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以每月明察或暗访、每季一考核、年度一总结的方式对村庄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环境卫生的保洁进行督导,参照检查结果差异化拨付长效管护经费。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推动

继续把新农村建设列为2024年全镇重大民生实事工程,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镇主要领导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查、亲自解决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亲力亲为,抓好组织协调、资金落实、督查指导等工作要求。我镇至少要打造1个全域美丽示范村庄,并安排镇党委主要领导挂点帮扶。各村要进一步锚定目标、强化举措,切实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工作,推进新农村高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资金保障

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参照以往做法,足额安排村庄整治建设、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等专项的本级补助资金,确保7个村点整治建设补助不少于30万元、每个行政村长效管护补助平均不少于5万元。通过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引导金融工商和社会资本参与、鼓励新乡贤捐助等措施,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保障各类设施建设和运维。

(三)强化规划引领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以点连片、以线带面、整域推进,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抓好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充分调动村党组织、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积极性,鼓励村级组织和乡村建设工匠等承接小型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护,抓好相应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落实。积极动员乡贤、农民企业家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社会力量回馈故里,支援家乡建设,加快构建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大格局,推动新农村建设朝着“城镇化乡村、乡村式城镇”方向发展。结合村庄整治建设,积极保护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民居、遗产遗迹、古树名木,统筹支持红色名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村。

(四)强化绩效管理

认真落实省、市、县既定的措施要求,加强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监管指导和质量验收,确保每个项目高质量建设、高标准推进,实现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展充分现乡村的宜居品质、乡土文化、绿色生态和田园风光,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把准资金使用范畴,确保各级专项补助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主动公开新农村建设资金分配政策、分配结果、管理办法、绩效目标、评价结果等情况,在乡村显要位置及时公示村点项目建设和资金筹措、使用等情况。同时严格资金使用管理,防范资金安全风险,决不能因新农村建设加重村集体债务。

(五)强化农民参与

各地要组织干部深入年度村点,充分了解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尊重群众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科学规划建设,不得脱离实际、大拆大建,破坏乡村风貌。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作用,推动群众广泛参与新农村规划、建设、管护、运营全过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媒体,宣传群众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成效,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巩固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格局。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Baidu
map